短路流是设备电路中出现短路时的电流,其大小对于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。那么如何消除山东旋流器内的短路流呢?下面一起来看下吧。
调整设备操作参数:
优化给矿方式:采用渐开线和涡形渐开线形给矿方式,可有效控制短路流流量,改善溢流和底流的含固量和颗粒平均粒径。
调整压力与流量:合理控制山东旋流器的给料压力和流量,可减少因压力、能量损失导致的短路流。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山东旋流器的分离效果,应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调整。
优化溢流管结构:
附加环形齿或逆向螺旋:在溢流管外壁附加环形齿或逆向螺旋,可有效降低短路流流量。环形齿能提高陡降指数,使分离精度指数比普通山东旋流器提高1.8倍;逆向螺旋则能解决常规山东旋流器占处理液10%—20%的短路流问题,提高分离效率,并将锥段涡流、背涡、短路涡整合为一个涡流,节约能耗。
改变溢流管形状与壁厚:将溢流管由直圆管改为渐扩管,基于渐扩管降速升压原理,可降低能耗27%,并有效利用溢流和底流的出口渣浆速度,降低运行成本。增加溢流管壁厚可加长短路流的路径,降低短路流流量,提高分离效率,降低内部损失。
优化溢流管插入深度:溢流管伸入长度需避开入口区域的不稳定区,过短会缩短上升螺旋流流程,减弱二次离心分离效应;过长则会破坏山东旋流器工作状态。实验表明,当圆柱体部分长度为200mm、内径100mm、入口当量直径32mm时,溢流管长度70mm时分流比较好。
改进山东旋流器内部流场设计:
开环隙引出短路流:在山东旋流器的顶盖与溢流管之间开环隙,将短路流引回到密封聚集室,可减少溢流产品中粗颗粒的混杂,较常规分级效率提高8%。
设置阶梯器壁:将山东旋流器的光滑器壁改为阶梯器壁,通过器壁上的环线破坏边壁边界层对细粒的屏蔽,提高分离效率。
改变气体流态:利用山东旋流器大涡强制破碎成小涡,降低中间部位的湍动能耗、中间流体的速度梯度、溢流口的流体速度,避免空气柱产生的能耗和晃动对分离的不良影响,可提高分离效率15%,降低运行能耗40%左右。